![]() |
Stellar (XLM) 正專注於跨境支付和金融包容性,簡單來說,就是讓全球的錢跑得更快、更便宜,還能幫助那些被傳統銀行「冷落」的人。 |
嘿,你有沒有想過,未來寄錢到國外就像發一封電子郵件一樣簡單?這可不是科幻電影的情節,而是 Stellar (XLM) 正在努力實現的目標!這個區塊鏈項目專注於跨境支付和金融包容性,簡單來說,就是讓全球的錢跑得更快、更便宜,還能幫助那些被傳統銀行「冷落」的人。
這篇部落格要帶你走一趟 Stellar 的世界,聊聊它的背景、技術、市場表現,以及為什麼它可能是下一個值得關注的加密貨幣明星。準備好了嗎?讓我們一起來看看!
Stellar 是什麼?簡單說,它很酷!
![]() |
Stellar 在 2014 年由 Jed McCaleb 和 Joyce Kim 創立,Jed 是加密貨幣圈的老將,曾搞出過 Mt. Gox(早期比特幣交易所)和 Ripple。 |
Stellar 在 2014 年由 Jed McCaleb 和 Joyce Kim 創立,背後有個非營利組織叫 Stellar Development Foundation (SDF)。Jed 是加密貨幣圈的老將,曾搞出過 Mt. Gox(早期比特幣交易所)和 Ripple,而 Joyce 則是個熱衷金融平等的律師。他們的目標很簡單:讓金融交易變得超方便,尤其是跨境支付這塊。
Stellar 的原生代幣 XLM 就像網路裡的「通行證」,用來付手續費、跑交易,還能讓整個系統更安全。SDF 的口號是「釋放全球經濟潛力」,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帥?現在,他們正用區塊鏈技術一步步實現這個夢想。
技術亮點:快到飛起,還超便宜
![]() |
Stellar 最近推出的智能合約平台 Soroban,專為 DeFi(去中心化金融)打造,開發者超愛用。 |
Stellar 的技術真的很強,讓人忍不住想給它點讚:
- 超快速度:平均 5.8 秒 就能完成一筆交易,比等咖啡煮好還快!
- 超低成本:每筆交易只要 0.00001 XLM,換算成台幣連一毛錢都不到,誰還敢說區塊鏈貴?
- 省電又環保:不像比特幣那樣燒電,Stellar 的設計超節能,適合大規模使用。
- 新玩具 Soroban:最近推出的智能合約平台 Soroban,專為 DeFi(去中心化金融)打造,開發者超愛用。
👉進入點選"Start Building" 開始建立智能合約
更酷的是,Stellar 已經在真實世界落地。比如,聯合國難民署用它在烏克蘭發援助款,MoneyGram 也用它讓你輕鬆把數字資產換成現金。這種實用性,真的不是蓋的!
XLM 代幣:你需要知道的數字
XLM 是 Stellar 的「靈魂」,總共有 500 億個,目前流通的有 307.7 億個。它有點特別,因為會慢慢「通脹」——每週透過社區投票多出一些新幣,用來付交易費和保護網路安全。想用 Stellar?每個帳戶得留至少 1 個 XLM,這就像是「門票」,避免有人亂搞網路。
![]() |
XLM 是 Stellar 的「靈魂」,總共有 500 億個,目前流通的有 307.7 億個。(2025.4.2) |
生態系統與未來:野心超大
- DeFi 總鎖定價值衝到 15 億美元。
- 月活躍用戶到 500 萬,其中 300 萬 專攻支付。
- 真實世界資產(RWA)交易量達 30 億美元。
市場表現:穩中帶潛力
為什麼 Stellar 有潛力?看看這些亮點
- CBDC 的好幫手:Stellar 在央行數字貨幣(CBDC)試驗中很活躍,幫銀行解決國際匯款的麻煩。
- RWA 大玩家:真實世界資產代幣化市場排第 2,目標 30 億美元交易量。
- 超強合作:跟 MoneyGram、Circle 搭檔,應用場景越來越多。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