嘿,想像一下,每個月銀行帳戶裡自動多一筆錢,不用工作、不用申請,這筆錢就足夠你過上基本生活。聽起來像科幻小說嗎?但這正是無條件基本收入(UBI)的概念——一個在 AI 時代越來越受關注的議題。今天,我們要來探討 UBI 到底是未來的趨勢,還是只是美好的空想。準備好了嗎?讓我們一起深入這個話題吧!
UBI 是什麼?為何重要?
![]() |
UBI,全名 Universal Basic Income,中文翻譯為「無條件基本收入」,無條件、無差別、有沒有工作、收入高低,政府定期給每個人一筆錢維持基本的生活水平。 |
UBI,全名 Universal Basic Income,中文翻譯為「無條件基本收入」。簡單來說,就是政府定期給每個人一筆錢,無條件、無差別,不論你有沒有工作、收入高低。這筆錢的目的是確保每個人都能維持基本的生活水平。
為什麼 UBI 突然變得重要?答案藏在 AI 和自動化技術的崛起中。隨著 AI 越來越聰明,很多傳統工作可能會被機器取代。想想看,司機、客服、甚至部分專業工作,都可能在未來幾十年內消失。UBI 就像是一張安全網,確保在這個轉型期,沒有人會因為失業而陷入貧困。
AI 時代來臨,人類的工作將被取代?
![]() |
UBI 突然變得重要?答案藏在 AI 和自動化技術的崛起中,隨著 AI 越來越聰明,很多傳統工作可能會被機器取代。 |
你可能聽過「AI 會搶走工作」的說法,但別太悲觀。研究顯示,AI 確實會取代部分工作,特別是重複性高、技能要求低的工作,比如工廠生產線或數據輸入。但同時,AI 也會創造新機會,比如 AI 倫理專家、機器人維護工程師等。問題在於,這些新工作可能需要更高技能,不是每個人都能輕易轉型。
這時,UBI 就派上用場了。它能提供一個緩衝,讓人們有時間和資源學習新技能,適應 AI 時代的就業市場。當然,UBI 不是萬能解藥,但至少能讓人在轉型期不至於束手無策。
👉延伸閱讀: AI如何顛覆企業組織:從歷史到未來的全面解析
UBI 的核心概念與五大要件
UBI 聽起來很夢幻,但它有幾個核心要件,確保它能真正發揮作用:
- 普遍:每個人都能領,不分貧富。
- 無條件:不用工作、不用證明你需要這筆錢。
- 個人:支付給個人,而不是家庭。
- 定期:每月或每季固定發放。
- 現金:直接給錢,而不是食物券或服務。
這些要件讓 UBI 簡單又公平,避免了傳統福利制度的繁瑣審查和官僚程序。想像一下,政府直接打錢到你的帳戶,多省事!
各國 UBI 推動現況:美國、韓國、歐洲的進展
![]() |
UBI 不是空談,全球已經有不少國家在試水:美國、韓國、歐洲。台灣以經濟發展程度來看,也是十分適合推行UBI的國家之一。 |
UBI 不是空談,全球已經有不少國家在試水:
- 美國:加州斯托克頓市曾試行 UBI,給低收入居民每月 500 美元,結果顯示他們的就業率和心理健康都有改善。(What Is Universal Basic Income (UBI), and How Does It Work? - Investopedia)
- 韓國:京畿道推出「青年基本收入」計劃,給年輕人每季發放約 25 萬韓元(約 200 美元),幫助他們應對就業壓力。(Universal basic income gains support in South Korea after COVID - Nikkei Asia)
- 歐洲:芬蘭針對長期失業者進行 UBI 試驗,雖然規模不大,但參與者的生活滿意度明顯提升。(Multiple countries have tested a universal basic income – and it works)
這些小規模試驗為 UBI 的可行性提供了數據支持。未來,UBI 或許會在更多地方落地生根。
UBI 的金額應該是多少?
UBI 的金額是個大難題。太少,無法保障基本生活;太多,國家財政扛不住。專家建議,UBI 應參考當地貧困線或基本生活成本來設定。
以美國為例,有人提議每月 1000 美元,大約是貧困線的水平。但在生活成本較低的國家,幾百美元可能就夠了。重點是,UBI 要能讓人過上基本生活,但不至於讓人完全依賴它而不工作。
UBI 的財源從哪裡來?
![]() |
UBI 的核心挑戰,錢從哪裡來? 稅制改革、國家基金、企業貢獻、現有福利轉用,都是很有可能實現UBI財務來源的方法。 |
錢從哪來?這是 UBI 的核心挑戰。幾個可能的來源包括:
- 稅制改革:提高高收入者稅率,或開徵新稅,如碳稅、機器人稅。
- 國家基金:利用自然資源收入,例如阿拉斯加的石油基金每年給居民分紅。
- 企業貢獻:要求大型科技公司繳納「自動化稅」,回饋社會。
- 現有福利轉用:將現有福利資金整合到 UBI 中。
這些方法各有爭議,尤其是稅制改革,可能引發政治阻力。但如果 UBI 能帶來更大社會效益,這些代價或許值得。
UBI 會不會讓人變懶?如何破解這種迷思?
「給人錢會讓人變懶」是 UBI 的常見批評。但事實呢?研究並不支持這說法。芬蘭的試驗顯示,UBI 沒讓人減少工作時間,反而讓人更有精力創業或學習新技能。
為什麼?因為 UBI 提供的是「安全感」。當基本生活無憂時,人們更願意冒險、追求夢想。UBI 不是讓人變懶,而是給人更多選擇的自由。
總結:UBI 在未來的必要性
![]() |
在 AI 時代,UBI 可能是必需的,隨著工作機會的變動會越來越快,UBI 能提供一個穩定的基礎,讓社會在轉型期不至於失控。 |
在 AI 時代,UBI 可能不再是空想,而是必需品。隨著技術進步,工作機會的變動會越來越快,UBI 能提供一個穩定的基礎,讓社會在轉型期不至於失控。當然,它不是解決所有問題的萬靈丹,但至少能讓我們面對未來時多一份安心。
結語
UBI 給你「自動收入」聽起來很夢幻,但它背後的邏輯和需求卻很真實。AI 時代的到來,逼我們思考:當機器越來越聰明,人類該如何自處?UBI 或許不是完美答案,但絕對值得一探究竟。未來會如何?讓我們拭目以待。
如果你對 UBI 有什麼想法或疑問,歡迎在下方留言,一起聊聊吧!
關鍵引用
Universal basic income - Wikipedia
The Impact of AI on Jobs and Work Is a Choice Between Two Futures - SSIR
What Is UBI | The Stanford Basic Income Lab
Here’s How We Could Fund a UBI Program in the United States - Futurism
Does universal basic income make us lazy or creative? - The Guardian
AI Will Transform the Global Economy. Let’s Make Sure It Benefits Humanity. - IMF
0 留言